40至60歲是惡性腫瘤快速升高,集中爆發的時期。[1] 早期癌癥其實沒有什么典型的臨床癥狀,即便有一些不典型表現,也容易被忽視。當身體有明顯感覺時,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。
因此,40-60歲進行腫瘤的早期篩查很有必要。
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完善,綜合運用多種檢查手段早期發現全身腫瘤已不再是難題。作為獨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,徐州全景推出PET/CT與MR聯合檢查,融合診斷新技術,充分發揮不同設備優勢,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豐富可靠的依據。
案例分享
中年女性,咳嗽半年,做CT檢查發現有占位性病變,但不能確定性質。通過PET/CT,發現右肺下葉腫塊,在雙側肺門淋巴結、左側股骨頸、腦部等多部位有代謝異常增高區域,考慮多處轉移。
右肺下葉軟組織腫塊
左股骨頸骨質破壞
由于大腦皮層活躍時也有正常的代謝增高表現,僅憑PET/CT還不能準確定性腦部高代謝區域的性質,因此又有針對性地做了頭顱磁共振掃描。
經過PET/CT和MR檢查圖像融合分析后確定:左額中回的高攝取區未發現占位,考慮為正常腦實質代謝;額定交界區高代謝結節考慮為轉移。
額中回高代謝結節,考慮正常腦實質代謝
額頂交界區高代謝結節,考慮轉移
PET/CT與MR異機融合技術,優勢互補,為明確病情提供更有價值的診斷信息。同時,徐州全景“一站式”的檢查服務,也減少了受檢者的等候時間和奔波勞苦。
[1] 參考資料:《2019年全國癌癥報告》